时间:2022-08-27 21:09:18 | 浏览:772
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在天津窦庄机场试飞成功,这款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研发的飞行器载重量可达100公斤,填补了中国垂直起降喷气式动力飞行器设计及控制领域的空白。
重大自然灾害常常伴随着交通中断、物资短缺以及复杂恶劣的救援环境等,如何确保灾区受伤人员在“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以及如何将救援物资快速准确地运送至受灾区域,是救援救灾一直以来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喷气式小型无人飞行器研究成果较少,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悬浮飞行滑板、喷气式飞行翼,但由于其操作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传统小型旋翼飞行器载重小,只能携带少量物资,载重大的直升机起降需要开阔地形。此次试飞的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可以解决这两大难题,其100公斤的载重量甚至可以运输伤员等。
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空中人员运送概念图1
与常见的电力飞行器相比,该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使用柴油,机身没有设计旋翼及外部机翼,利用4至8个小型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可提供100公斤升力,机身加载自主研发的推力矢量系统和飞行器控制系统,具有动力强、速度快、可垂直起降等优势。
段峰表示,此次试飞的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突破了喷气式动力系统设计、复杂非线性系统控制等核心技术,解决了传统小型旋翼飞行器载重低以及大型直升机起降条件高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垂直起降喷气式动力飞行器设计及控制领域的空白,对推动我国飞行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空中人员运送概念图2
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可搭载协同搜索识别定位与目标跟踪技术、无人机编队控制技术、复杂环境下精确避障技术、高速飞行中精确制导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可具备高动态无人飞行器间智能协同作业能力。未来,这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有望应用于空中人员运送领域,比如:复杂地理环境救援、城市急救等情况。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坚持——算法与系统“软硬结合”,方法与应用“两翼齐飞””的建设思路,在研究人工智能方法的同时,重点聚焦各类方法与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紧密结合,力争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升机器人等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以智能系统的具体需求来推动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取得了多项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SCIENCE主刊论文发表、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本届唯一)、第五届陈翰馥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将高水平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其科研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自:南开大学新闻网、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美国以己度人,之前已经将中国航天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往军事用途上扯。如今中国亚轨道航天器取得的巨大成就,美国又会编排出什么理由来鼓吹“中国太空威胁论”呢?去年7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曾宣布,由其一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
9月28日消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前夕,亿航智能展示了旗下首款双座载人级飞行器VT-30,这也是VT-30的全球首次公开亮相。该产品在今年5月底发布,如今终于有机会目睹真容,并做进一步了解。据了解,VT-30是亿航智能专为城际空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据津云新闻报道,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在天津窦庄机场试飞成功,该飞行器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报道称,该飞行器使用柴油供能,最多 8 个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