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9:48 | 浏览:654
9月22日,美国民众在TikTok上分享的一段视频引发了世界各大军事媒体的关注,这段视频被确定是拍摄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秘密的海伦代尔雷达反射信号测量站附近。视频中一架外形非常怪异的飞行器正在被转运,它看起来非常扁平,但是又很有流线型,由于只有侧面画面,所以无法判断飞行器的整体情况。由于美军还没有回应视频中的飞行器到底是什么(大概率为了保密也不会回应),因此外界只能猜测,而目前最有可能的是三个方向的推测。
第一个方向是:这是一款新型隐身无人机。这个方向的推测目前支持率最高,从尺寸和外形来看,有人机显然是不可能的。海伦代尔雷达反射信号测量站本身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隐身飞机测试服务,结合飞行器明显为了降低雷达反射信号的外形处理,该机采用隐身设计是可以确定的。不过除了机背部有开口之外,其他地方也没看到有进气口和发动机排气口,这就让一部分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飞行器。这便有了第二个推测方向:转运的只是某种大型飞行器的一部分。比如某种飞行器的保形油箱,或者是空中加油的受油部分,背部的开口是受油口,这个也是有可能的。有军事观察家认为可能就是还未正式公开的B-21轰炸机的受油部分,但对比B-21公开的方案图后,机背部的差别还是很大。
B-21的CG图
而第三个推测方向则是:这是某种大型飞行器的缩比测试模型,一部分人认为这个飞行器的外形与洛马公司曾经公布的六代战机方案想象图相近。而那个方案就是扁平和无尾翼设计,但同样的问题是,缩比模型也没有看到六代机方案中的机腹进气口等设计,而且外形方面差别还是有些大。另外背部的那个大尺寸开口也与方案不一样,当然它也可能是某种大型无人隐身飞行器的缩比模型,此次是来进行RCS测试的。
海伦代尔雷达反射信号测量站
目前关于该飞行器到底是什么,还是众说纷纭,可能最终还是要等若干年后美军解密,就像当年F-117战机公开的过程一样。不过不管它是什么,这都显示了美军在新一代飞行器方面的研发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新想法和新成果,并开始进入测试验证阶段。这对于正在勇攀高峰的各大国航空从业者而言,的确是值得关注的。
9月28日消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前夕,亿航智能展示了旗下首款双座载人级飞行器VT-30,这也是VT-30的全球首次公开亮相。该产品在今年5月底发布,如今终于有机会目睹真容,并做进一步了解。据了解,VT-30是亿航智能专为城际空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7月3日晚间,生活在中国北部、西北部地区的居民们,再度看到了“天降异象”,从网上流传出的视频来看,一道耀眼的尾迹从地平线上升起,尔后缓缓划过天空,景象既诡异又壮丽;7月4日,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微博的消息,称西工大航天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据津云新闻报道,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在天津窦庄机场试飞成功,该飞行器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报道称,该飞行器使用柴油供能,最多 8 个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提供
近日,JDC科技公司在硅谷召开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发布会,宣布其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实现乘客5人、飞行距离500公里的新突破,应用后将成为新型空中交通工具,或能改变未来民用航空的发展方向。据介绍,符长青博士带领的中
8月18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向工业界公开招标,寻求能有效支持研发新型地效飞行器的相关技术。按照目前已经公开的信息,这种新型地效飞行器的有效载荷有望超过100吨,可以同时携带多辆两栖车辆。地效飞行器是一种介于传统意义上“船
前几日在发射中心,我国一项填补航空航天技术之间空白的最前沿飞行器,按照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平稳水平着陆,首飞任务圆满完成。航天科技该项目圆满成功的意义可不一般,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两级分离的可行性、安全性。为我国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发展奠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地效飞行器不是台海的撒手锏:里海怪物并不适合在里海作战【萨沙讲史堂第一千四百五十三期】(军事系列第463讲)所谓地效飞行器,就是可以掠海飞行的一种飞行器。它利用著名的地面效应,实现在海上的高速飞行
近期KickStarter众筹平台上线了一款名为Revolt的单人飞行器,将其背在背上并配合滑翔伞的驱动形式,进而能够自由翱翔。目前,其已获得2万欧元,离众筹目标9万欧元还有一定差距。不过这款Revolt单人飞行器套装价格3980欧元(约合
外媒称,中国6日宣布,已成功试飞了首款可携带核弹头并能穿透任何新一代反导防御系统的尖端高超音速飞行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在一份声明中说,“星空”-2火箭3日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靶场发射升空。印度《德干纪事报》网站8月6日报道称,美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