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仕和:打破高速飞行器研制“藩篱”

时间:2022-08-27 21:10:11 | 浏览:672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张照星 顾莹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子洒满桌面。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易仕和正在伏案工作,电脑前摊着几本材料,旁边是厚厚一摞书,书角一侧微微上翘。正值暑假,校园里安静了许多。但刚刚被授予“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张照星 顾莹

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子洒满桌面。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易仕和正在伏案工作,电脑前摊着几本材料,旁边是厚厚一摞书,书角一侧微微上翘。

正值暑假,校园里安静了许多。但刚刚被授予“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称号的易仕和却并未给工作按下暂停键。他把日程安排得很满:出差、开会、做实验……唯独没有休息。三十多年来,这已成为他的常态。

投身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研究领域以来,他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易仕和说。为此,他习惯了保持冲锋的姿态。

那一年,易仕和即将研究生毕业。海湾战争爆发让他见识到了高科技武器的强大威力。

青年学子,报国心切。“我们国家何时能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易仕和在心中画下一个问号。面对工作的种种选择,物理专业出身的他产生了参军的强烈想法,他想用所学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贡献。不久后,他来到了国防科技大学工作。

为了给当初埋在心里的问号寻找答案,易仕和聚焦在高速飞行器相关基础研究,尤其关注高速空气动力学与光学交叉领域。白天他把全部心思放在教学上,晚上就争分夺秒地“充电”。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他又跟随老一辈科学家俞鸿儒院士攻读了空气动力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这个研究领域能不能出成果不好说。”当年,易仕和将研究方向聚焦在高速飞行器基础创新研究上后,身边不少人这样提醒他,但他不为所动。

然而,摆在他面前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高速飞行带来的严酷高温辐射和光学畸变,如同罩在高速飞行器“眼前”的迷雾,使其无法看清前方目标,该如何解决?

“能否采用经过特殊设计的低温气体来消除影响,就像一层‘气帘’覆盖在飞行器表面……”易仕和这个大胆的设想,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试验测试做了一轮又一轮,得到的结果却不断否定这一想法,研究仿佛进入死胡同。

一天,大家还像往常一样加班,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实验室停电,只好提前下班。回家途中,车辆前挡风玻璃起雾,易仕和习惯性地按下吹风开关,就在那一刹那,一个灵感闪现:高速飞行器“眼前”的迷雾可否用气流“吹走”呢?

理清思路后,易仕和立马调转车头,同时给团队成员打电话:“赶紧回实验室!”黑暗中,他们借着手机电筒讨论方案。来电后,又在实验室计算了一个通宵。

根据计算结果,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展研究,细致的数值仿真和实验测试结论验证了易仕和的想法。

“科技创新的路永无止境!”他时常这样对学生们说,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2015年,易仕和团队申请到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然而,关键的实验设备——超高速相机却成为最大的“拦路虎”。

此前,团队认真调研后,购置了一台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超高速相机,但测试却发现它并不满足实验需求。

“既然买来的不能用,我们自己做!”他立下决心。

在他的带领下,一群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小伙子开始了“跨界之旅”。仅用半年,就设计出一款适用激光光源的超高速相机,以每秒百万张图片的速度,高清晰度记录下高速飞行器流场的动态时空演化历程。

“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永远买不到,只能靠自己造出来。”成功的那天,易仕和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如今,年过半百的易仕和依旧坚守在科技创新一线。“‘战斗’才刚刚开始!”他意味深长地说,“国家和军队还有很多关键技术等着我们去突破,自主创新的步伐一刻不敢停歇,为战而研的使命始终神圣在肩。”

相关资讯

“过于先进,不便展示”的中国亚轨道飞行器,有了哪些进步

美国以己度人,之前已经将中国航天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往军事用途上扯。如今中国亚轨道航天器取得的巨大成就,美国又会编排出什么理由来鼓吹“中国太空威胁论”呢?去年7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曾宣布,由其一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

航程300公里!亿航智能双座飞行器首次亮相:可航行100分钟

9月28日消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前夕,亿航智能展示了旗下首款双座载人级飞行器VT-30,这也是VT-30的全球首次公开亮相。该产品在今年5月底发布,如今终于有机会目睹真容,并做进一步了解。据了解,VT-30是亿航智能专为城际空

中国新型飞行器曝光,从北京到纽约仅需1小时,美国反应值得警惕

近年来,美国与其盟友炒作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已经不算新鲜事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中国发布非军事消息,美国与其盟友也能联想到军事,进而大肆炒作。近日,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关于中国一款新型飞行器的消息了。据外媒报道,近日,中国一家研究商业

中国成功试射“高超音速飞行器”!何为“高超”引起网友广泛争议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7月3日晚间,生活在中国北部、西北部地区的居民们,再度看到了“天降异象”,从网上流传出的视频来看,一道耀眼的尾迹从地平线上升起,尔后缓缓划过天空,景象既诡异又壮丽;7月4日,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微博的消息,称西工大航天

我国自主研发可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试飞成功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据津云新闻报道,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在天津窦庄机场试飞成功,该飞行器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报道称,该飞行器使用柴油供能,最多 8 个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提供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实现新突破

近日,JDC科技公司在硅谷召开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发布会,宣布其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实现乘客5人、飞行距离500公里的新突破,应用后将成为新型空中交通工具,或能改变未来民用航空的发展方向。据介绍,符长青博士带领的中

蓝色起源新谢泼德飞行器第五次载人,6名乘客抵达107公里高度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发射美东时间6月4日9时25分,蓝色起源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载着6名太空游客在西得克萨斯州升空,开展第五次载人飞行任务NS-21。9时35分,在降落伞的帮助下乘员舱安全着陆,扬起沙尘;飞行器的助推器大约3分钟前提前着陆。新

地效飞行器不是台海的撒手锏:里海怪物并不适合在里海作战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地效飞行器不是台海的撒手锏:里海怪物并不适合在里海作战【萨沙讲史堂第一千四百五十三期】(军事系列第463讲)所谓地效飞行器,就是可以掠海飞行的一种飞行器。它利用著名的地面效应,实现在海上的高速飞行

美军看上电动单兵飞行器?配备18个螺旋桨,造型像外星科技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徐璐明】据“防务博客”8月23日报道,美国空军的高层领导对先进的单人飞行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8月20日,美国空军部长芭芭拉·巴雷特以及美国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等高官在马布里营地观看了一款新型电动垂直起降飞

外媒关注中国成功试飞高超音速飞行器

外媒称,中国6日宣布,已成功试飞了首款可携带核弹头并能穿透任何新一代反导防御系统的尖端高超音速飞行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在一份声明中说,“星空”-2火箭3日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靶场发射升空。印度《德干纪事报》网站8月6日报道称,美国和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郑恺影迷网花茶科普网体育资讯网车主网韩红歌迷网考研信息网三清山旅游攻略今日铜川何润东影迷网路虎汽车网广西旅游网伟明环保A股金鱼养殖论坛宠物商机网娱乐圈网
UFO飞碟探索网全面揭秘飞碟、UFO视频、UFO档案、飞碟探索、真实UFO事件、探索研究UFO之谜、UFO研究中心、ufo爱好者共同研究:不明飞行物、ufo事件、ufo图片、中国ufo事件,最新ufo事件以及更多的ufo之谜。
UFO飞碟探索网 lizhihu.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