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11:15 | 浏览:641
工作中的RoboBee X-Wing
6月27日的《自然》封面文章介绍了一款有史以来最轻的自主飞行器——总重259毫克,翼展3.5厘米,高6.5厘米,可以在无需外接电源线的情况下持续飞行。
制造质量小于500毫克、翼展小于5厘米的昆虫飞行器是一项工程学挑战。
质量轻意味着有效荷载有限,难以集成足够的电子设备。因此,不少昆虫大小的飞行器采用非机载的有线电源,系绳飞行。不过,哈佛大学表示,他们以昆虫为原型的四翼飞行机器人解决了这个挑战,证明昆虫大小的微型飞行器也可以持续、不受束缚地飞行。
6月27日的《Nature》封面
上述研究由哈佛大学 John A. Paulson 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 Robert J. Wood教授领导,他和团队制造了一款扑翼式微型飞行器。由于外形酷似蜜蜂,这一飞行器被命名为RoboBee X-Wing(蜜蜂机器人)。
RoboBee X-Wing总重259毫克(即0.259克),相当于一颗感冒胶囊的重量;使用功率110至120毫瓦,功率小于圣诞LED灯串中的一枚小灯泡。它还有额外约70毫克的有效荷载,能携带轻型传感器、电子控制设备和电源,可以实现持续、无绳飞行。
剪掉电线
为了实现无绳飞行,哈佛大学的蜜蜂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重要变化。
数十年前,哈佛大学制作出了RoboBee机器人。因为负重能力有限,RoboBee需要外接电源线,通过电源线把外置的太阳能电池和电子面板连接到飞行器上。“带绳飞行”的RoboBee颇有“带着镣铐跳舞”的意味。
为了“剪掉”这条外接电源线,研究人员给蜜蜂机器人增加了第二对机翼。项目研究人员、哈佛大学SEAS的博士后研究员Noah T. Jafferis介绍,从两翼到四翼的变化以及马达和传动比的调整使得飞行器更加高效,飞行高度增加,在不使用更多动力的情况下装载更多。
因此,改动后的RoboBee X-Wing成功地将电池和其他电子设备集成在飞行器上,实现无绳飞行。
RoboBee X-Wing飞行器及其飞行性能。飞行器自重90毫克,有四个机翼,翼展为3.5厘米;太阳能电池位于车辆上方3 cm处,以防止干扰机翼;集成系统总重259毫克。
飞到室外
蜜蜂机器人(Robobee)项目的首席研究员Robert J. Wood教授表示,RoboBee X-Wing是他们耗费了几十年才得到的成果。他解释,对小尺度飞行器而言,飞行效率本身就很低,给此类飞行器提供动力是一个质量与动力之间的艰难权衡。“我们制定的应对策略是提升飞行器的效率、创建极轻的电池线路、集成高效太阳能电池。”
目前在售的最小太阳能电池每块重10毫克。在最强太阳光照下,每毫克太阳能电池可获取的能量是0.76毫瓦,不能满足蜜蜂机器人的需求。为此,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卤素灯模拟了三倍地球太阳光的能量来供机器人飞行。也就是说,目前,蜜蜂机器人只能在实验室中工作。
实验中,受照明区域的面积限制,RoboBee X-Wing的飞行持续时间约为0.5秒。飞行达到的最大高度为12 cm,最大垂直速度0.36米每秒,最大总速度0.7米每秒。
飞行器设计图。a. RoboBee X-Wing。b. 氧化铝桥压电致动器(PZT为压电换能器)。c. 飞行器特写俯视图。d. 在峰值升力操作条件下(210 V,165 Hz),机翼运动学时延示意图。
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致力于降低蜜蜂机器人的功率、增加它的机载控制,从而使机器人能够飞到室外。论文中提到,具体的改进可能包括使用多层致动器,将驱动电压减半并提高驱动电路效率,增加飞行器的尺寸,确定最佳机翼间距和机翼数量等。
Robert J. Wood教授说,在这个项目进程中,研究人员相继提出了一些挑战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毫米尺度建造复杂设备、创造高性能的毫米级人造肌肉、仿生设计、新型传感器和飞行控制策略。上述解决方案在微创外科设备、可穿戴传感器、辅助机器人等领域找到了应用。
美国以己度人,之前已经将中国航天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往军事用途上扯。如今中国亚轨道航天器取得的巨大成就,美国又会编排出什么理由来鼓吹“中国太空威胁论”呢?去年7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曾宣布,由其一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
9月28日消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前夕,亿航智能展示了旗下首款双座载人级飞行器VT-30,这也是VT-30的全球首次公开亮相。该产品在今年5月底发布,如今终于有机会目睹真容,并做进一步了解。据了解,VT-30是亿航智能专为城际空
近年来,美国与其盟友炒作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已经不算新鲜事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中国发布非军事消息,美国与其盟友也能联想到军事,进而大肆炒作。近日,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关于中国一款新型飞行器的消息了。据外媒报道,近日,中国一家研究商业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7月3日晚间,生活在中国北部、西北部地区的居民们,再度看到了“天降异象”,从网上流传出的视频来看,一道耀眼的尾迹从地平线上升起,尔后缓缓划过天空,景象既诡异又壮丽;7月4日,根据西北工业大学微博的消息,称西工大航天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据津云新闻报道,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垂直起降喷气动力飞行器在天津窦庄机场试飞成功,该飞行器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自主设计研发。报道称,该飞行器使用柴油供能,最多 8 个涡喷发动机提供动力,提供
近日,JDC科技公司在硅谷召开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发布会,宣布其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实现乘客5人、飞行距离500公里的新突破,应用后将成为新型空中交通工具,或能改变未来民用航空的发展方向。据介绍,符长青博士带领的中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发射美东时间6月4日9时25分,蓝色起源新谢泼德亚轨道飞行器载着6名太空游客在西得克萨斯州升空,开展第五次载人飞行任务NS-21。9时35分,在降落伞的帮助下乘员舱安全着陆,扬起沙尘;飞行器的助推器大约3分钟前提前着陆。新
不久前,美国曾与多个国家联合炒作我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消息,并声称其可以携带核弹头导弹。当时这一消息在国内外均引发热议,高超音速飞行器作为各大强国都在秘密研发的武器,一旦成功必将颠覆规则。而美国虽然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国家,但至今没能取得成就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地效飞行器不是台海的撒手锏:里海怪物并不适合在里海作战【萨沙讲史堂第一千四百五十三期】(军事系列第463讲)所谓地效飞行器,就是可以掠海飞行的一种飞行器。它利用著名的地面效应,实现在海上的高速飞行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徐璐明】据“防务博客”8月23日报道,美国空军的高层领导对先进的单人飞行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8月20日,美国空军部长芭芭拉·巴雷特以及美国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等高官在马布里营地观看了一款新型电动垂直起降飞